首页   >>    专题文章     >>   正文

学部五周年丨自然资源学院工作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21-11-26 |  浏览次数:

一、学院简介

自然资源学院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随着研究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展资源科学本科人才培养。2016年11月资源学院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2018年3月资源学院更名为自然资源学院,成为全国首家培养自然资源人才的单位。学院重点开展陆表系统地理自然要素过程相互作用与区域分异,自然资源形成机理及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科学研究与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资源领域人才需求,引领我国自然资源学科发展,培养支撑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

学院下设四个研究中心: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生物地理与资源生态研究中心、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及中药资源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天然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拥有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校级研究中心,负责管理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与内蒙古太仆寺旗农田-草地生态系统野外实验站,组成了的多层次学科发展支撑平台体系。


二、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1. 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视人才培养

学院主要建设本科生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与研究生自然资源专业,成立教学指导小组,开展本科生“资源环境科学”及研究生“自然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举办4届“研究生学术能力竞赛”,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建立了文理交融、教师-学生、课堂-实践、讲座-讨论等多维互动的课程式国际交流体系,围绕专业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学术研讨,每年举办两次为期15天的交流活动,为培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图 |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师生来访交流


近5年,招收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35人,自然资源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479人,约4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毕业生质量得到高度认可,为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输送了大批人才。

近5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有6人,自然资源专业硕士、博士有28人,获得国家级奖项5人次,省部级奖项4人次。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拥有一支高质量、多学科交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教授占52%,60%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和研究工作经历,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3%。形成了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2人)等组成的优质教师团队,2017年引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杨晓帆教授;2021年引进骨干人才王雪超博士。

2017年学院成立优秀青年人才委员会,着力推进学院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国内外影响力。2017年李小雁教授荣获中组部“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称号,2019年学院青年教师吴秀臣教授成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杜恩在副教授荣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3. 鼓励学术交流,搭建多种交流平台

近5年来,举办了4届“资源科学发展研讨会”与“青年论坛”、6期“自然资源学术论坛”,开设“资源科学前沿系列讲座”,邀请学界专家报告交流开拓视野、促进青年教师交流学习,为全院师生创造了开放、拓展和提高的空间与途径。


图 | 2019年资源科学发展研讨会


4. 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以资源整合、高效利用、公平公正为原则,规范学院管理,以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及各教工党支部书记为学院院务会主要成员,院务会决策学院各类事项,全院教师参与重要制度的制定过程。近5年出台了规划及管理办法共5项,学院平稳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主要建设成果

1.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教育教学获奖情况

学部成立5年来全院教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奖励5项


经过全校研究生的投票,2017年我院刘学敏教授获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020年金建君教授荣获北京师范大学“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本科教学奖项。

2.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科研实力持续提升

近5年来学院紧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需求,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课题2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5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项目1项。近5年总到位经费达1.8亿元。


图 | 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


3. 科研成果成绩显著,学术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学部成立5年来全院教师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学会奖及其他奖励15项。刘学敏教授与李强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对于黑龙江省贫困县脱贫摘帽后续工作的几点建议》获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省委副书记陈海波、副省长王永康批示,《对于山西省贫困县脱贫摘帽后续工作的几点建议》获时任山西省省长林武批示。


图 | 省部级科研奖励


全院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SCI、SSCI文章560余篇,一区论文117篇,TOP论文179篇,在国际顶流期刊Nature Geoscience发表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2篇,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2篇,EI文章20余篇;出版著作30部;出版教材4部。

在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我校共有31名学者上榜。其中我院李小雁教授、刘彦随教授、何春阳教授入选地理学领域榜单。李小雁教授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1960-2019)。李小雁教授和何春阳教授入选“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四、未来展望

根据学校与学部的发展战略,学院将大力推进自然资源交叉学科的发展,增强学科发展后劲,提升学科发展水平,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提高其国内外的影响力。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研究前沿领域,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担育人之责,承社会之望,作为国家自然资源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自然资源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为己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