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项目成果交接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11-07 | 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武建军教授主持的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项目成果交接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项目首席武建军教授、课题负责人鲁瑞洁教授以及其他课题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彭凌以及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火灾管理处、防汛抗旱处、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科技和信息化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中心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项目责任专家包安明研究员,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组王保得副处长出席会议。会议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处长丁刚主持。

图1 成果交接会议现场
项目首席武建军教授介绍了项目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项目团队采用空天地一体化与灾害过程模拟协同的新方法,完成了对伊犁河流域多灾种自然灾害的系统调查与评估,构建了精细化的自然灾害调查数据集,评估了伊犁河流域主要灾害类型、多灾种及未来气候变化多情景风险,提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灾害应对策略。本次移交的主要成果包括伊犁河流域多灾种、多要素、多尺度、长时序灾害风险数据集,高精度的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风险调查评估图集,以及相关报告和研究论文。
王保得副处长代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组介绍“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伊犁河流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项目”的科学调查方法和成果。他指出该项目对标科考总体部署要求,以服务新疆区域灾害风险治理为核心目标,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包安明副院长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后续可结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的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开展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王鑫龙作为地方代表发言,认为该成果精准契合伊犁河流域灾害防范与风险治理需求,能为当地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工作提供直接有效的技术支撑。
会议举行了项目成果交接仪式,武建军教授代表项目组向新疆应急管理厅彭凌副厅长交付了项目整套研究成果。彭凌副厅长代表应急管理厅对北京师范大学及所有研究团队交付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相信这套研究成果可为新疆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他希望本次成果交接并非工作终点,而是双方合作深化灾害风险治理的新起点,未来需推动科研成果与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让灾害防范、风险应对等政策制定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他要求自治区应急管理相关单位和部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提升全疆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图2 项目成果交接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