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地理信息科学论坛(第四期:空间认知与地理智能)二号通知

发布日期:2019-04-09   |  浏览次数:

微信截图_20190409142642.png



地理信息科学论坛

为了反映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学术交流,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起,组织地理信息科学论坛系列活动,每次论坛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特定问题,组织领域专家专题报告、青年学者讨论以及点评等学术交流。

前三期论坛(“GIS的科学问题”、“时空模式和地理分析”和“地理大数据与知识发现”)分别于20174月和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201842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办。第四期地理信息科学论坛定于20195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议主题为“空间认知与地理智能”。本期论坛得到了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的赞助。

第四期论坛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主旨报告,拟邀请国内4-5名知名专家围绕本期议题介绍相关学术进展或科学论点;第二环节为青年学者亮点报告,主要面向年轻学者,用短平快的方式(6分钟报告+4分钟讨论)展示一个与本期话题相关的亮点成果,拟选择6-8人;第三环节为讨论,针对预先设定和场内外互动的话题展开讨论。

一、论坛时间、地点

论坛注册:2019517-518日(免注册费)

论坛时间:2019518日全天

论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生地楼地理科学学部180会议室

论坛规模:50人左右

会址:北京师范大学生地楼地理科学学部180会议室

二、外地专家住宿安排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

三、联系方式

 论坛发起人:董卫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瑜教授(北京大学)、裴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坛联系人:丁佳佳老师(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58800192 邮箱:dingjiajia@bnu.edu.cn



 



大会报告人介绍


陈军教授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总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测绘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兼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组专家。曾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长。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GISs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IS等刊物编委,《地理信息世界》主编;为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刘嘉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学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


龚建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现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虚拟地理环境研究室”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协会虚拟地理环境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林珲教授一起原创性地提出与发展“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与系统框架,虚拟地理环境已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前沿,2015年,“面向地理实验的虚拟地理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方向包括地图制图与地学可视化、健康医学GIS、虚拟地理环境。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其中译著1部)。


艾廷华教授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地理学会青年科技奖、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担任《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测绘科学技术学报》等期刊编委。艾廷华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地图多尺度表达、空间认知、空间数据可视化挖掘。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十余项,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


苏岳龙高级工程师

阿里巴巴高级数据分析专家,现任高德地图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实时数据库系统建设与应用开发、时空大数据分析等工作,在信息系统顶层设计、交通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主持参与超1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 技进步奖2项;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国际、国内会议和期刊论文累计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