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原“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于2024年12月完成重组获批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三个转变”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设置“地表即时监测与参量模拟”“侵蚀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动力机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灾害的驱动机制”“综合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四个重点研究方向。
为吸引和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本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海内外学者及科技工作者前来开展合作研究。
一、申报对象
具有博士学位、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非实验室成员。没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需要有两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目前仍有尚未结题的开放课题负责人暂不能申请。
二、开放课题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与研究方向
开放课题研究内容应围绕水土风沙灾害风险缓变-突变和致灾-成害临界认知科学难题以及快速感知、智能预警防控技术开展,综合考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驱动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积累和研究特色。实验室2025年开放课题资助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 天空地网一体化监测。“天空地网”一体化的关键地表过程快速监测技术与方法,关键地表过程参量监测设备与物联网技术/装备研发。
2. 突发性地表异常即时感知。“时-空-谱”先验知识规则化表达方法研究,轻量级先验知识引导的地表异常即时遥感智能识别模型构建。
3. 致灾-成害预警知识即时提取。针对华北、东北区域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的干热风、早霜冻、晚霜冻灾害(可选一种),研发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深度学习模型,研发灾情强度、时空范围等预警知识生成与表达技术。
4. 水蚀过程与水土灾害动力学机理。复合侵蚀过程与模型,沟蚀发生发展机制,坡-沟侵蚀联动机制,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技术,流域水土灾害形成机制。
5. 风蚀过程与风沙灾害动力学机理。风沙运动的起沙、输运与沉积规律,风沙灾害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学过程,风蚀过程的定量模拟与风险预报模型研究。
6. 冻融过程与地表灾害动力学机理。围绕我国典型冻融区和极地长时间序列冻融数据集研制或研究冻融过程和灾害动力学机理。
7. 生态系统对复合侵蚀的响应与反馈机制。通过多源观测数据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系统揭示寒旱区风水冻复合侵蚀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预估。
8. 流域多界面多过程水灾害演化机制。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植被多界面多过程耦合的流域水灾害演化机制与致灾-成害过程模拟研究。
9. 人-地系统耦合及其致灾机制。识别中国北方旱区草地荒漠化驱动因素,阐明干旱、放牧等多重压力下的荒漠化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与适应性。
10. 气候变化与地表系统缓变-突变临界预测。基于多源数据与系统科学方法,揭示气候-人类活动驱动的地表系统临界突变机制,构建预警模型并评估级联效应。
11. 灾害大数据与集成平台。针对灾害大数据管理需求,基于灾害大数据元数据技术规范,研发元数据管理工具,结合实际数据开展工具应用测试。
12. 综合灾害风险预警智能大模型。面向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研发融合致灾机理的风险预警智能大模型,构建致灾阈值矩阵,实现定量化暴雨洪涝风险智能预警。
13. 综合灾害风险预警体系与防控模式。围绕重点研究区风水沙复合灾害链防控,量化产业结构调整、县乡国土空间优化等措施的灾害风险减缓与适应等防控效果,研发“大灾-小害”式的协同减缓与适应模式。
14. 实验基地与野外观测网络。面向水土风沙过程的仪器合作研发与改制。重点支持有助于提升实验与观测能力的关键研究。
三、资助项目数量与金额
共设置13-15项,每项金额5万元,项目执行时间为立项后1-2年。经费使用按国家专项经费管理要求执行。
四、课题申请
1、申请者需填写“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列明申请方向,并需与一位实验室骨干成员合作提出,未列出合作者的申请视为无效。
2、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7日,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电子版扫描提交至haiqing54@bnu.edu.cn,无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
五、评审及管理
1、实验室将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遴选项目,优先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的课题以及具有较强科研实力、预计能够合作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申请。
2、开放课题资助发表的论文、专利申请、技术报告等应按如下要求标注:以“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中文)、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英文)”为合作单位,并标注“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Project 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3、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方式:010-58808022,haiqing54@bnu.edu.cn
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