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防控自然灾害能力,推动韧性国土建设进程,搭建综合自然资源和灾害风险防范研究与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25年6月27日-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2025年学术年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与韧性国土建设”。诚挚邀请和热忱欢迎广大自然资源和综合减灾领域专家齐聚青城,交流研究经验,分享学术成果。
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
2、承办单位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3、协办单位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生态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主题与议题
1、会议主题
气候变化与韧性国土建设
2、主要议题
国土空间韧性与美丽内蒙古
风光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
沙区资源利用与防沙治沙
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公平与人类福祉评估
城乡景观可持续性与城乡融合发展
韧性流域与幸福河湖建设
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
……
学术委员会
1、顾问
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邬建国(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李晓兵(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主任
何春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3、委员
陈 海(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匡文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俊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毛德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毛旭锋(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蒙吉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南卓铜(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欧维新(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彭 立(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教授)
张 庆(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组织委员会
1、主任
朱 彪(北京大学教授/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特聘院长)
王立新(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执行院长)
刘志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
2、副主任
张 庆(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李元恒(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处长)
迟文峰(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
郭建英(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副所长)
王忠武(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处长)
萨楚拉(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赵媛媛(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
张 达(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王 浩(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3、委员
马文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冯 刚(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伍盘龙(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邸 楠(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尚辰蔚(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诧 苏(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杨振奇(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巴图娜存(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孙 蔷(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
张 峰(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讲师)
会议安排
1、会议时间
2025年6月27日-29日
2、会议地点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3、会议议程
2025年6月27日全天:会议报到与注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2025年6月28日上午:开幕式、特邀报告
2025年6月28日下午:分会场报告与闭幕式
2025年6月29日全天:学术考察或返程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缴费标准、宾馆预订等信息将在第二轮通知中发布。
征文要求
会议拟评选青年优秀报告。要求参选青年优秀报告的参会者须为第一作者且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需提交论文全文并进行口头报告。
论文摘要格式要求:
页面大小:A4
页边距:左3.17cm,右3.17cm;下2.54cm,下2.54cm
行距:固定值18磅
论文题目:小三,宋体,加粗,居中排列、下空一行。
作者:五号宋体,居中排列;作者单位、地点和邮编:另起一行,五号宋体,居中排列;通讯作者右上角用*表示。
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小四号宋体
联系方式
张庆,手机号:13674780584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