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DEP)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在2025年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的闭幕式上正式宣布启动“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第二期。Global-DEP II由傅伯杰院士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David Eldridge教授共同领导,秘书处设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得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中心共同支持。

旱区覆盖了全球约41%的陆地,养育着世界近40%的人口,并提供着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资源。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旱区正面临着土地退化、经济发展受阻和居民生计脆弱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2017年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Global-DEP正式立项,Global-DEP在揭示干旱生态系统退化机制、评估其服务功能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发布了《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大科学计划科学报告》,在Springer出版了《Drylan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专著,作为“全球干旱社会-生态系统”工作组加入了全球土地计划(GLP)。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下,旱区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亟需进一步研究旱区社会-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的系统的动态变化和适应性管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Global-DEP II将研究重点拓展到旱区社会-生态系统整体,强调自然与人类双重压力下系统的韧性、关键阈值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力求为全球干旱区提供更加综合、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研究将围绕四大主题展开:(1)旱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服务级联关系;(2)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动态与反馈机制;(3)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土地退化与适应性管理;(4)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路径。
未来,该计划将通过组建主题工作组、召开国际咨询会议等方式,联合全球科学家共同攻关,致力于产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为全球旱区的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