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22日,地理科学学部第四届地理学院高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共计邀请十位知名学者进行报告,内容紧扣地理学相关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前沿、热点问题以及与地理学相关的应用发展方向。报告主题涵盖地理学重要分支,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教育等等。11月21日上午,论坛以线下形式开展,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国际宇航科学院王桥院士,北京大学林坚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做学术报告。11月21日下午及11月22日全天,论坛采用线上直播方式,以腾讯会议为主直播平台,在知网、B站开展同步直播,线上会议分为三个会场,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侯居峙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教授,中山大学刘晔教授,中山大学程晓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史志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为魏后凯研究员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吉小梅老师做线上学术报告。四场学术报告分别由董卫华教授、杜克平副教授、黄大全副教授、王民教授担任主持,地理学院院长张科利教授到会致辞,吸引了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参加,特别是通过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平台参与论坛的师生观者如堵。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精彩纷呈,线上线下讨论热烈,学术思想交流碰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获得一致好评。
11月21日上午,第四届地理学院高端学术论坛在生地楼180会议室正式开始,首先,由地理学院副院长董卫华教授主持并对与会嘉宾进行介绍。然后,地理学院院长张科利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祝贺论坛成功召开,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地理学院全体师生能在本次论坛中拓宽视野,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水平。
图1 董卫华教授主持
图2 张科利教授致辞
上午的线下论坛共有三位专家学者展开了相关的专题报告。
王桥院士作了题为“我国环境遥感进展”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我国对于环境遥感监测的需求,指出新时期我国环境监测面临着许多挑战,发展环境遥感是十分必要的。随后,王院士介绍了我国环境卫星体系的建设和环境高分卫星体系的建设,阐明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及我国环境遥感监测的业务体系建设,用一系列实例深入浅出地展现了我国目前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最后,王院士从环境遥感监测的任务、卫星、技术、服务等方面展望了我国未来的环境遥感监测发展。
图3 王桥院士作线下报告
林坚教授作了题为“谈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要素’统筹视角下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我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背景和目标。随后,林教授介绍了国土空间的双重属性与空间规划改革的趋向,并从“区域”与“要素”两类视域解析了“五级三类”的规划体系和二元互动的规划内容,随后总结了总体规划的特点。最后,林教授从全域规划、基础分析和技术工具三个地理学发力点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提出了思考,以期完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图4 林坚教授作线下报告
张运林研究员作了题为“太湖蓝藻水华和总磷高位波动的成因分析及防控策略”的主题报告。报告以研究背景为出发点,介绍了全球湖泊营养化问题的严重性,而湖泊作用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湖泊藻类水华问题的研究与治理则至关重要。随后依次介绍了团队进行的研究工作,利用遥感数据以及长期定位观测,对太湖流域叶绿素浓度的长时间、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特征、蓝藻水华的发生与成因等角度进行探究。藻类水华的治理任重道远。
图5 张运林研究员作线下报告
下午的线上论坛由杜克平副教授主持,共有三位专家学者展开了相关的专题报告。
程晓教授作了题为“极地空天遥感技术”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极地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讲起,论述了遥感在南北极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程晓教授回顾了目前国内外民用遥感卫星在极地研究中的应用,指出我国遥感卫星在极地研究中有定量化、连续性两大短板,国产卫星当自强,实现业务化连续观测对科研才真正有意义。最后,程晓教授汇报了其在极地航空遥感系统建设中的工作,针对极地的极端环境,研制了“极鹰”系列四代遥感无人机系统。
图6 程晓教授作线上报告
史志华教授作了题为“流域景观格局与侵蚀产沙过程”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我国土壤侵蚀的现状,面积正在减少、强度下降较为明显,而后提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坡面、流域或区域的侵蚀产沙机理与预报模型的构建。利用生物标志物、剖面沉积旋回等对泥沙来源进行判别,建立环境要素及其格局对流域侵蚀产沙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阐明流域气候和植被与侵蚀产沙的耦合、解耦机制等,进一步为流域产沙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新思考。
图7 史志华教授作线上报告
魏后凯研究员作了题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城镇化战略”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预测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由快速推进转为减速和稳定的发展转型,分享了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之后魏后凯研究员提出我国城镇化新阶段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并畅想了我国中长期的城镇化格局特征,强调了新时期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挥县城作用的重要意义,认为将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抓手。
图8 魏后凯研究员作线上报告
11月22日上午的线上论坛由黄大全副教授主持,共有三位专家学者展开了相关的专题报告。
侯居峙教授作了题为“青藏高原亚轨道尺度西风-季风变化”的主题报告,提出全新世夏季风强度总体减弱的背景下,季风影响范围的变化、千年-百年尺度季风-西风如何变化两个问题,利用陆生植物产生的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突破了湖泊沉积物定年瓶颈;在此基础上引入叶蜡化合物可以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同位素,以烯酮、GDGTs分别重建夏季、年均温度,完善了西风-季风的变化链条。
图9 侯居峙教授作线上报告
李占斌教授作了题为“流域侵蚀产沙机理”的主题报告,介绍作为自然过程的水土流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被加速,因此了解水土流失的过程机理,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十分重要。李教授通过水文动力过程的分析,讲解了流域径流侵蚀动力、流域产沙输沙的水沙动力关系,开展流域水沙动力过程的时空分布模拟与耦合工作。
图10 李占斌教授作线上报告
刘晔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城市绿色空间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研究人民健康福祉的必要性和我国目前遇到的环境社会问题,并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后,刘晔教授介绍了课题研究所用到的遥感、大数据、社会学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其研究发现,社区植被覆盖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存在多种传导机制。此外,社区绿地和居民健康结局的关联因绿地的易用性和使用机会的不同,以及使用者使用动机的不同而不同;采用不同的绿化暴露测度方式,社区绿化程度与居民健康结局/行为的关联性会有所不同。同时,刘晔教授团队通过比较城市弱势群体和其他群体的绿地可达性的差异,识别处理公园绿地的服务盲区,为绿地布局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
图11 刘晔教授作线上报告
11月22日下午最后一场线上论坛由王民教授主持。
吉小梅老师作了题为“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基于地理学科思想的教研实验”的报告,吉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落地入手,说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与核心素养息息相关的,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评、研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但彼此也是互相关联的。吉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例子说明,在“教”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在“评”的过程中要注重诊断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在“研”的过程中通过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图12 吉小梅老师
论坛期间,每一场精彩的报告都引起在场师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交流热情。大家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和提问,会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参与此次高端学术论坛收获丰富,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业界的学者们交流学习。
图13线下论坛与会师生参与热烈讨论
图14 线上论坛与会师生参与热烈讨论
图15 线下论坛部分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