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本科2019级植物土壤野外实习、2020级植物与土壤地理学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2-09-15   |  浏览次数:

20226月25日至7月8日,地理科学学部2019级本科生植物土壤野外实习和2020级本科生植物与土壤地理学实习课程顺利进行。受疫情影响,此次实习以线上集中授课教学和学生在家乡就地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共有2019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9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和2020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共计68位学生参加实习。

本次实习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课程负责教师张卓栋副教授根据学部的部署安排,组织课程授课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科学、可行的实习教学方案。本次实习中,张科利教授、王志强副教授、张卓栋副教授负责土壤地理学实习的教学,黄永梅教授、徐霞副教授负责植物地理学实习的教学,研究生李业桐、张童为课程助教。

在实习前,同学们自主完成各自位置信息采集,并制作实习学生所在地分布图。基于这些信息,老师们把全体同学分成了个实习。在实习中,大组内部各位同学将野外调研资料进行梳理汇总与分析,深入研究植物、土壤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与规律。同时,同学们还根据感兴趣的专题,自主组成9个实习小组,对植物、土壤地理学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实习分组

在实习初期的集中授课环节,5位老师对实习的内容和任务进行了介绍,并对实习的关键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在实习第4天和第9天,安排了土壤地理学实习的集中答疑与讨论,第5天和第10天,安排了植物地理学实习的集中答疑和讨论,解决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在课程微信群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随时提问,老师们即时回复以解决同学们的疑问。在实习的第8天,黄永梅老师在校园内对留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校园植物实习指导,帮助留校的同学们克服困难,更有效地完成植物地理学实践学习。

 线上集中授课

 

集中答疑和即时答疑

本次土壤地理学实习内容包括土壤剖面观察,土样采集与分析,土壤发生层划分,以进一步分析土壤的形成条件和成土过程。在实习期间,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和文献调研寻找当地的典型土壤剖面,并进行修整,利用现有条件测量各项土壤性状,包括各层厚度、颜色、质地等。在自主调研的基础上,各大组将调查信息汇总处理,从大尺度上分析和研究土壤发生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学们动手操作,不仅印证了课堂所学内容,更加深了对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理解,同学们的土壤调查野外经验和实践技能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土壤地理实习

本次植物地理学实习内容包括家乡常见植物物种识别和植物检索表的制作,通过样方调查对家乡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序列测定和植被制图分析。在实习期间,同学们寻找家乡常见的植物并制作植物标本,测量叶长、叶宽等。同时,寻找适合的植物群落,对植物盖度、高度、郁闭度等性状进行测量。通过大组数据汇总与分析,同学们也发现叶长叶宽等性质与纬度、海陆因素的相关关系。同学们在积极参与植物辨认、样方调查、标本压制等各项实习活动中,亲身实践了课内学习内容,从理论知识到野外实践经验都有了新的收获。

 

植物地理自主实习

7月7日,每位同学就自己在植物和土壤地理学实习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个人PPT汇报7月8日,四个实习大组分别展示了植物、土壤地理学的大组PPT汇报,随后9个专题实习小组分别展示了各自小组关于植物或者土壤地理学的专题探究成果。同学们分析了各个地点的植物群落及功能属性、土壤剖面及成土过程,在此基础上在更大尺度上将各个样点不同的环境因子联系起来,进一步分析植物、土壤与环境的关系。大组和小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巩固了植物与土壤地理学的实习内容,更让同学们锻炼了研究设计、野外实践、数据分析、合作沟通、成果汇报等各方面能力。汇报结束后,5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此次实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积极认真的态度、深入钻研与合作的精神,老师们用真诚的话语激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

 

个人实习汇报

 

大组实习汇报

 

小组专题实习汇报

 

实习合影

本次线上实习与2020年线上实习相比,在常规的植物和土壤实习外,新增了小组专题科研探索实践,这也是2021年线下实习中开始小组专题探索实习的延续,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难忘的实习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特殊时期老师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实习成果,对于此次实习的师生们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