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举办地理学与数据中心为主题的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11-26   |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探讨数据中心算力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前沿科学问题,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于2025年11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地楼180会议室召开了数据中心研讨会。本次会议立足各国算力政策背景,从格局、机制、效应探讨数据中心的时空布局、演变趋势、影响因素、产业发展和未来转型等内容。来自中国、比利时、希腊、英国的21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交流。

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潘峰华教授做开幕致辞,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


潘峰华教授开幕致辞


会议设置了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由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方成博士主持,围绕数据中心的地理分布展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源向我们描绘了全球数据中心的空间布局演化,广州地理所叶玉瑶教授展示了数据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现状和带来的影响,北师大硕士生付舒颖围绕中国数据中心的布局和影响因素汇报,广州地理所助理教授许吉黎从格局、机制切入并讲解了数据中心的绿色经济转型效应。


 

 

 

专题一报告


第二个专题由来自杜伦大学的Kanren Lai教授主持,围绕数据中心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展开。北师大博士生王宗相从地理学视角综述数据中心研究现状,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David Bassens教授、Ulysses Pascal博士和方成博士围绕全球数字技术网络展开分享。Ulysses Pascal博士探讨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如何重构主权、监管体系及资本主义的空间组织结构。方成博士以爱尔兰和香港为例,剖析离岸空间的发展轨迹与特征。


 

 

专题二报告


第三个专题由北京师范大学潘峰华教授主持,围绕规模化算力的影响和效应展开。曼彻斯特大学讲师赵雅薇通过剖析国家在数字城市前沿地带的双重角色论证了外围地区向数字城市前沿转型的驱动力源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实体。曼彻斯特大学讲师Gianluca Iazzolino从地缘政治视角解读了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关联。杜伦大学Karen Lai教授以东南亚为例剖析了绿色金融在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讲师杜方叶围绕中国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多尺度空间分布展开分享。


 


 

专题三报告


问答环节线上、线下学者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潘峰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各位学者所展示的前沿研究成果表示肯定,认为会议期间的报告和讨论极具启发性,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并表达了希望未来深入合作的期望。


 

 

 

 

提问与交流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围绕数据中心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聚集国内外学者共同回顾研究现状、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对促进数据中心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算力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为国内外相关学者提供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