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系统研制和示范”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4-03-25   |  浏览次数:

2024年3月21日,由地理科学学部刘绍民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系统研制和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北邮锦江酒店四层多功能厅顺利召开。项目管理机构和承担单位管理部门领导、专家组、项目和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主持,项目管理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邵奕铭进行了致辞和管理政策宣讲,随后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张力小致欢迎辞,两位领导希望专家能够严格把关,多提宝贵意见,主管单位和承担单位都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由11名特邀专家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桥院士(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研究员(项目跟踪专家)、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陈斌教授级高工(项目跟踪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书记严登华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所长全占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杨萍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吴东丽正研级高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晓敏和温学发研究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效存德教授。

首先项目负责人刘绍民教授从项目立项依据、研究目标与内容、实施方案、考核指标、创新点、实施路线图和经费概算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随后,课题1-4的负责人兰州大学黄晓东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周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绍民教授(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孙义博博士汇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莹莹研究员依次汇报了各课题的实施方案。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和课题的汇报,审查了项目和课题的实施方案,并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目标明确、科学问题清晰、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切实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同时也给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并希望充分发挥项目组的技术优势,把控项目的关键实施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考核指标,更好地推进项目的设备研制、性能测试与推广应用等工作。

本项目执行年限为2023年12月—2027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参加单位包括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安徽新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该项目的实施将推进我国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提升极端生态环境野外台站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