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前沿讲座第2期(2025)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07   |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日下午,由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主办的地理学前沿讲座第2期(2025)在148会议室成功举行。应学部地理学院张文新教授、戴特奇副教授邀请,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作“都市圈、城市群与区域中心城市”讲座,讲座由张文新教授主持。


       肖理事长首先论述了都市圈与城市群的重要性。都市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体现了都市圈和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中心城市、都市圈与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空间形态,三者既有差别也有联系,目前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对三者的概念和空间范围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肖理事长系统梳理了都市圈和城市群概念的提出过程,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论述了中外都市圈尤其是中国与日本都市圈不同的形成背景和表现形式。以石家庄都市圈、成渝城市群等为例,结合辐射效应、城市圈、都市区、城市规模、城市联系等概念和空间形式,从概念内涵、地理范围到空间组织等方面阐述了中心城市、都市圈与城市群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三者的概念、空间范围、组织形态和形成机制作了系统全面清晰的讲解


       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城市间功能分工不明确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围绕我国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肖理事长指出了我国都市圈和城市群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引述亚当·斯密“没有分工就没有财富”“分工带来财富”的论述,指出城市间要有合理的分工才能促进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结合自己提出的“轨道上的都市圈”概念,提出统筹考虑都市圈和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快速通勤网络建设更重要是要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讲座后的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北京市功能疏解、天津市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企业如何选择中心城市进行发展布局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肖理事长作了深入细致的解答。肖理事长还结合自己的求学和研究经历,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做研究要有前瞻性,要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需求进行前瞻性研究。


       本次讲座理论与案例结合,生动有趣,内容丰富,思考深入。讲座主持人肖理事长的精彩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代表在场师生向肖理事长表达了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