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学部2025年国际实习总结会于生地楼180会议室举办。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李中山副处长,教务部(研究生院)培养处郑真、黄玉琦、徐霖莅临指导。英国实习外方合作代表Karen Lai教授,学部党委书记徐洪、副部长潘峰华,实习带队教师程杨、李强、朱文泉、崔喜红、张卓栋,教务办主任刘静、本科教务苗琼月,以及本年度国际实习参与学生出席会议。对国际实习感兴趣的低年级学生参会旁听。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徐洪书记发表致辞。她首先代表学部对国际处、教务部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辛勤投入、确保安全的实习带队教师致以敬意。书记指出,国际实习为学生们提供了切换视角理解学科的宝贵机会,同学们得以以多元化的视角和地理学独特的思维去观察、理解前沿技术、区域发展、文化差异和真实世界。她强调,地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面向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地理学的科学研究应当更具担当,而国际实习正是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有机叠加的有效方式。她表示,本次总结会既是对已有工作的总结回顾,更希望能够汇集各部处领导和师生的真知灼见,共同推进国际实习办得更深、更远、更成体系,最终打造成地理学科具有标志性的育人品牌。

徐洪书记致辞
在实习总结汇报环节,三项国际实习的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围绕实习项目简介、行前证照准备、理论及案例学习、实习地数据调研、实习过程与主要内容、实习收获与个人成长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并向在场的低年级同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实习路途中,学生们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与跨校团队协作,从多维度解析城市更新的内在逻辑,深刻体会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探讨文化保护与传承、产业转型路径、城市治理精细化设计等重要命题。同学们兴奋地表示,基于实地调研,他们不再局限于文本理解,而是亲身站在案例地、实地观察与辨析,获取了国内外对比研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学生总结汇报-英国“城市发展和更新”国际实习

学生总结汇报-“一带一路”人文综合实习

学生总结汇报-三校联合地信遥感暑期学校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嘉宾为国际实习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李中山副处长建议充分利用学校国际交流资源,进一步拓展实习地域范围,并鼓励实习团队与当地学生加强互动,探索反向邀请外方学生来校交流等模式。教务部郑真老师建议学部整合优势项目,为学校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贡献力量。黄玉琦老师建议学部借鉴学校“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交流模式,着力引进优质国际资源,并加强实习成果总结与转化,形成可复制的建设经验。徐霖老师则建议借联合实习打造多元合作的融合平台,并鼓励学生将国际文化比较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提炼为学术论文成果。
实习教师代表李强老师结合自身带队经历,阐述了地理学走进自然的实践本质,赞扬了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交流、积极开拓的勇气,同时反映了实习项目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呼吁各方予以关注和支持。
英国杜伦大学Karen Lai教授高度评价了与学部的国际实习合作。她表示,学部师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的钻研精神和扎实的学术准备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她也深切认同师生间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并展望未来能够促进双方师生的双向互访,将合作推向新高度。
本次总结会全面回顾和展示了学部2025年国际实习的丰硕成果,凝聚了各方共识,为未来拓展和深化国际实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描绘了清晰路径,圆满达成了预期目标。
注:
近年来,学部主办或联合举办国际实习5项8次,派出学生60余人。其中,“城市发展和更新”国际实习由学部与英国杜伦大学合作主办,自2024年起已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综合实习由学部与北京大学城环学院联合举办,包括自然综合实习及人文综合实习,自2023年起已举办三届4次;三校联合地信遥感暑期学校由学部协同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于2025年首次举办;中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交叉学科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由学部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联合举办,于2024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