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8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成功举办“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活动聚焦学科前沿,汇聚英才,旨在为全国优秀学子搭建深度认知北师大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尖端研究与发展热点的平台,促进高校间优秀本科生的学术碰撞与思想交流,激发学员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与志向。
本届夏令营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全国107所知名高校的363份高质量申请。经严格遴选,62名杰出本科生脱颖而出,齐聚北师大。在为期两天的紧凑日程中,师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深度互动与研讨。
开营仪式
7月7日上午9时,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地楼第四教室隆重举行。地理科学学部张立强教授、柏延臣教授、潘耀忠教授、唐宏教授、漆建波教授出席了开营仪式。张立强教授主持开营仪式并致欢迎辞。他强调,北师大在GIS与遥感领域拥有国内顶尖的学术团队与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学子提供了卓越的学术沃土,勉励营员珍惜机遇,潜心研学,满载而归。
张立强教授主持开营仪式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中,四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蒋卫国教授系统介绍了“面向国土空间智慧服务的地理信息监测预测评估一体化研究”,重点阐述了DIKW研究范式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漆建波教授以“植被定量遥感的三维视角”为题,分享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LESS模型及其创新应用;唐宏教授生动讲解了“大语言模型与看图说话”,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前景;潘耀忠教授详细介绍了“准实时地块级农作物全球泛化云端全自动制图关键技术与实现”,展示了团队在农业遥感监测方面的最新成果。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引发了营员们的热烈探讨与深度思考。
蒋卫国教授、漆建波教授、唐宏教授、潘耀忠教授作学术分享
当天下午,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周涛教授全面介绍了学部深厚的发展历程、鲜明的学科特色及卓越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柏延臣教授则就“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实力雄厚的导师团队进行了详尽解读。朱秀芳教授、赵祥教授和唐宏教授分别系统介绍了支撑学部科研创新的三大核心平台——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陆表遥感数据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方位展示了学部的雄厚科研实力与顶尖资源平台。
地理科学学部周涛副部长介绍学部和招生政策
柏延臣教授介绍学科、导师
朱秀芳教授、赵祥教授和唐宏教授介绍科研平台
在师生自由交流环节,营员们围绕专业深造、科研方向等核心议题踊跃提问,学部教师悉心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坦诚深入。交流结束后,营员们根据个人志趣填报了专业志愿。
营员与老师们交流讨论
7月8日,夏令营进入营员展示环节。营员按“遥感科学与技术”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分组,围绕个人学业历程、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与未来规划等维度展开精彩展示。营员们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强烈的探索精神,更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科研探索中的真知灼见与成长感悟,立体呈现了自身卓越的学术潜力与发展优势。展示活动不仅加深了导师对营员的了解,更促进了营员间的相互学习与启发,明确了未来努力方向,为后续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营员自我展示
营员展示结束后,夏令营闭营典礼在生四教室举行。张立强教授与柏延臣教授作总结发言,他们指出夏令营是深入了解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的宝贵窗口,并殷切建议营员充分利用暑期时间,积极与意向导师沟通,争取面试机会。同时强调,研究生推免工作仍在进行中,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持续关注并报考北京师范大学。
张立强教师和柏延臣教授总结发言
本次夏令营成功搭建了高层次学术交流与互学互鉴的平台。营员们在此深化了对前沿知识的渴求,明晰了未来发展方向,更收获了宝贵的学术友谊。夏令营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