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19-07-18   |  浏览次数:

2019713日至7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青海省地理学会承办的“第七届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The 7th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Forum)”在青海师范大学城北校区顺利召开。来自瑞典、美国和中国的傅伯杰院士陈德亮院士、邬建国教授、Darrel Jenerette教授Matei Georgescu副教授丁永建研究员、拓万全研究员、李小雁教授、方创琳研究员、陈彬教授、黎夏教授、李新研究员、何春阳教授、侯光良教授、巴丁求英副教授、仇江啸博士廖川博士共17位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等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的近1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邬建国教授和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教授联合担任了本届论坛主席。


参会人员合影


    713日,本次论坛开幕,论坛联合主席邬建国教授和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许存宁教授分别致辞。随后,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Darrel Jenerette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的陈德亮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傅伯杰院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Matei Georgescu副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仇江啸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廖川博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依次为:“Enhancing landscape resilience at the urban,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lands nexus(增强城市、农业和自然土地之间的景观弹性)”;“Why does 1.5℃ warming goal matter to aridification and migration?(为什么1.5℃温升目标对干旱化和迁移很重要?)”;“Coupling Human-Earth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可持续框架中的人地系统耦合)”;“Sustainable Urban Systems – An Agri-Climatic Perspective(可持续城市系统——基于农业-气候的视角)”;“Consequences of above- and belowground driver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cross scales(地上和地下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跨尺度影响)”;“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for synergistic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outcomes(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同效应)”。


邬建国教授致欢迎词



714日,邬建国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丁永建研究员和拓万全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小雁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方创琳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彬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依次为:“可持续科学的景观/区域途径”;“冰冻圈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水循环全过程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寒区水文土壤学与地球关键带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机理及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城市资源代谢研究”。



715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黎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春阳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的侯光良教授和巴丁求英副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李新研究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依次为:“SSPs情景下全球未来城市收缩的模拟及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景观可持续性研究的方法与实践”;“湟水流域4kaBP前后植被与人类活动”;“鼠兔、草原和牧民:探究高原鼠兔在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里的角色与作用” ;“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上午学术报告结束后,论坛进入大会讨论环节。在邬建国教授的主持下,所有报告人就坐于主席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就景观可持续科学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下午学术报告结束后,邬建国教授和史培军校长致闭幕词,宣布本届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圆满结束。


景观可持续性是指特定景观不断长期提供具有景观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而保持或提高人类福祉的能力。景观可持续科学是在可持续科学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焦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通过空间显示方法来研究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是由邬建国教授和史培军教授于2013年联合发起的,旨在推动景观/区域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主要议题包括可持续性、弹性、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土地系统设计与模拟以及人类福祉等,重点关注世界及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每届论坛都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国与地区,在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科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就景观/区域可持续科学的相关议题开展深入讨论。第六届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于201868-9日在北京元辰鑫国际酒店成功召开,第八届景观可持续科学论坛计划在20206月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