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防灾减灾论坛暨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9年7月13—7月14日在青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青海省地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30多个单位及12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开幕式于7月13日上午在青海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峰贵教授主持,首先青海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马德明教授致欢迎词,在致辞中他表示青海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区,也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发频发群发的多民族地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研究与探索,对促进青海的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其次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致开幕词并宣布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向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颁发聘书,聘请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担任该专业委员会主任,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丁永建等专家担任副主任,张强兼任秘书长。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强教授作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发展规划报告,在报告中张强教授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成立和专业委员会进一步的发展设想。表示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旨在搭建国家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方面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以“学会工作-学术交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要相互促进!
青海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马德明教授致欢迎词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致开幕词并宣布中国地理学会
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强教授作中国地理学会
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发展规划报告
本次学术会议分1个主旨报告和3个分会场报告。大会特邀了17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依次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研究员的“冰冻圈加速变化及其影响”,他从冰冻圈加速变化的程度、机制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了过去30年是过去千年来冰冻圈变化最快的时期,2000年以来加速显著;升温累积效应对冰冻圈的影响日趋显著,冰冻圈的不稳定性增加使其更加脆弱;未来冰冻圈持续、加速萎缩不可逆转,对区域、全球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显现和加大三个结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从水循环加剧,还是减弱?山区水储量发生了怎样变化?水资源稳定性增强,还是减弱?生态效应改善,还是退化?四个问题展开,阐述了水循环加剧,水资源不确定性增加;气温升高,生态负效应凸显;未来水资源短缺程度加剧三个观点。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的“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设想”,从研究背景、研究设计、总体方案和研究基础四方方面展开,阐述了中国复杂的孕灾环境与承灾体分布格局,致使多灾种区域特征突出。要以规范多灾种减灾能力调查和阐明多灾种综合风险内涵与形成机制以及量化区域多灾种危险性、脆弱性、恢复力和实现多灾种、全要素、多层级的综合风险动态模拟与评估为研究目标。总体方案以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平台为原则。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的“亚洲季风气候起源和变化的新证据”,以竺可桢先生的一篇论文说明季风气候的研究意义,对于季风气候的起源摸不清的情况下,选取了研究区域渭河盆地并对做的工作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晓清研究员的“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从研究背景、研究工作概况、主要研究成果、堰塞湖评估与处置和中巴地球科学中心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了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先行先试区和重大基础设施与工程最为密集的区域;地形地貌、地质分布、水文气象等资料收集情况的介绍。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分布规律,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平台,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制图等主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晓清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延军平教授的“灾害统计与统计灾害学”,从地理科学、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验证案例展开。阐述了统计灾害学的精髓和意义,并通过几个案例验证了统计灾害学的可行性。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孙福宝研究员的“气候变化下全球洪旱灾害的社会经济风险”,从气候变化下干旱与洪涝灾害风险、全球升温1.5度的影响与风险评估、全球洪涝灾害历史纪录、极端降水与气温、IPCC气候模型、未来气候变化模型、洪水演进模式、FLOPROS:防洪设施标准数据、改变防洪标准对人口和GDP的影响几个方面阐述了不同升温情景全球洪旱灾害的社会经济风险。
上海师范大学温家洪教授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进展与展望”,从多灾种与复合事件风险分析、时空动态暴露、脆弱性和韧性、风险的驱动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张继权教授的“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研究背景、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和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讲解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发展概况、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概括、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西辉教授的“人类活动变暖加剧土壤湿度干旱化”,阐述了GLDAS同化数据集是最接近遥感观测的数据集;GLDAS对土壤水分的干燥具有良好的捕捉性能;在欧亚大陆,土壤水分干燥的加剧和扩张是明显的,是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的变化影响着土壤水分变化的方向,而温度的升高决定着土壤的干燥程度;降水和温度的影响取决于蒸发蒸腾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刘连友教授的“风沙灾害过程与防治”,从沙尘暴的时空格局讲述了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下沙尘暴的时空变化趋势分析;风沙活动的影响因素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风沙过程中通过风蚀,不同气温,风速下的输沙率。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李宁教授的“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首先阐述了进行损失评估的意义,然后讲解了对直接损失评估和间接损失评估模型的改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爱慧研究员的“中国近百年来土壤湿度干旱变化特征研究”,阐述了基于区域陆气耦合模式(WRF-NOAHLSM)模拟研究了过去100年(1911-2010)中国土壤湿度干旱及特征变化;WRF模拟降水、气温、土壤湿度与观测相比有一定模拟能力;中国土壤湿度干旱变化呈现明显区域特征;过去100年期间,全国平均干旱持续时间降低,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减小;土壤湿度干旱和气象学干旱并非总一致;研究土壤湿度干旱机制需结合陆气相互作用及大尺度环流变化。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刘峰贵教授的“青藏高原关键过渡带复杂特征及灾害响应”,主要阐述了过渡带主要区域在甘青交界的湟水流域和黄河流域;各自然要素在该区域表现出显著的过渡特征;各自然要素综合叠加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对人类活动、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多样而复杂。
防灾科技学院薄景山教授的“重大岩土工程灾害风险评估基础理论研究”,阐述了重大岩土工程风险基本概念、评估框架、学科体系和风险因素分析与构成。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孙鹏教授的“淮河流域旱灾监测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利用时变Log-logistic分布拟合构建的NSPEI,通过与SPEI、SC-PDSI的相关性、拟合分布的K-S检验,验证得出NSPEI在监测非平稳干旱上较SPEI更优,SPEI对非平稳这三点干旱监测过于敏感;通过历史旱灾受灾、成灾面积与NSPEI、SPEI和SC-PDSI进行相关性分析,NSPEI相关性大于SPEI、SC-PDSI,但是气象干旱指数重旱较难以反映实际旱情;利用CMIP5模式数据对比分析NSPEI和SPEI,RCP45、RCP85情景下SPEI均为由极度湿润演变为极度干旱,NSPEI则表现出干湿交替变化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史培军教授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型与应用”,从多灾种、灾害链和灾害遭遇三个方面,阐述了灾害系统的概念和复杂性。提出了灾害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式”概念和理论框架。并通过两个案例对“凝聚力模式”进行了阐释。
在分会场报告阶段,第一分会场为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防御专题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刘连友教授主持,首先由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孙鹏教授教授作“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防御”专题介绍,其次分别由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李凤霞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刘连友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强教授和候光良教授作子专题主要任务与科考计划,最后由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教授作指导性总结发言,他表示要高度关注工程地质灾害的防灾、主要精力放在灾害防治等。第二分会场为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健康专题第四子专题启动讨论会,由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教授主持。该专题围绕“缺氧环境及其健康效应”子专题展开。首先由史培军教授作“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健康”专题的介绍,其次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静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唐海萍教授、青海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刘书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彦强依次作专题任务与科考计划。最后由史培军教授作指导性总结发言。第三分会场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及评估研究”2019年第二季度学术交流。课题1为“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危险机理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爱慧研究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高妙妮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黄菊就全球极端高温的历史特征和未来预估和1961-2013年中国1454个气象站近地面风速的分级特征及变化作了学术报告。课题2为“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成害过程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福宝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侯凌云、副研究员宋伟和博士后王婷婷分别就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增水情景下道路系统风险评估、全球工业经济系统暴露评估和不同情景下全球和我国GDP暴露度研究作了学术报告。课题3为“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与模式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李宁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杨赛霓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汪伟平就未来洪水对公路运输系统功能影响的建模和分析和区域洪水导致公路网络大规模突然失效作了学术报告。课题4为“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全球定量评估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徐伟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建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陈说和刘苇航就基于雪灾危险性的青藏高原社会经济暴露度、CMIP5及NEX-GDDP在青藏高原区的模拟能力评估与校正和全球变化作物产量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进展作了学术报告。接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叶涛教授作了工作进展和工作计划报告。
最后,高原防灾减灾论坛暨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教授的项目阶段性总结与后续工作部署中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高度契合了时代命题,推进了国家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方面的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凝聚了国内研究灾害学的专家和学者的力量,推动了国家综合灾害风险的研究。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此次论坛反响热烈并予以很高的评价,大家坚信通过此次大会,必将对我国综合灾害风险普及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代表对中国地理学会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组织工作予以很高的评价。同时,对承办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青海省地理学会的努力工作也予以了充分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