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姜广辉教师、北京规自委大兴分局曹磊等带领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于7月3日赴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主题实习活动。本次实习以实地考察与交流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聚焦设施农用地、临时用地、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等热点议题,先后走访了大学石料山区域、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番茄种植大棚以及庞各庄镇新农村建设基地,深入探索自然资源管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行程伊始,师生一行实地考察了北京大兴区石料山生态修复项目。登上石料山,远眺正在建设的大兴区森林公园,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石料山区域土地利用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重点讲解了当前主流生态修复模式的核心技术,并探讨了该领域的不足与未来优化方向。同学们通过实地观察与交流,深入了解了自然资源规划项目的实施细节、农田复垦要求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实际挑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实习队伍来到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番茄种植大棚,近距离观摩现代化智能农业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了解了智能温室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化系统、捕冲网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如何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也为未来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师生一行走进庞各庄镇新农村建设基地,实地调研当地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近年来,庞各庄镇通过压实包片领导与包村干部责任,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改革,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严格遵循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当地采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个、验收一个”的方式,稳步推进院落改造工程。村民可将建成的院落统一租给村集体获得收入,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解决了村内产业单一、经济收入薄弱的问题。这一创新模式让同学们直观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成效,也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在乡村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提供了鲜活案例。
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加深了对乡村土地利用、生态修复、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理解,更认识到资源环境科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此次实习活动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自然资源管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发展的复杂性,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