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成功举办2019年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19-12-28   |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2019年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京师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是继2018年首届学术年会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部内外师生研究的深入交流,组织的第二次大型学术年会。本次会议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墙报三个部分。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执行部长宋长青教授、学部其他领导和师生,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成都山地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自然资源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外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360余人参加了会议。执行部长宋长青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和特邀报告环节。

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致开幕辞,他表示在科技创新竞争成为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给予地理学更加重要的定位,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地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科学学部组织学术年会,邀请多位院士和知名学者,以主会场、分会场、研究生专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新的学术成果、思想方法的交流和对话,对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傅院士希望学部将年会办成品牌,常开常新,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建设和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共作4个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作“人类走上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和可能机制”的专题报告,将地质学的结构思想、生物学的基因分析和地理学人地关系结合起来,揭示了我国境内智人最早征服高海拔地区的时间,阐述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驱动影响高原环境的机制,对不同的人类演化和迁移模式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的报告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碳汇功能时空格局综合研究”,主要介绍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观测技术获取的数据,用动态演变模型和相关算法,为进一步揭示地理格局、解决温室气体监测等前沿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作题为“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健康风险”的主题报告,指出化学和生物学的联合是理解环境行为和毒理学机制的重要途经,同样适用于其他污染物,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机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张立强的报告为“人类健康与环境的时空分析”,分享了多年来在人类健康与环境时空分析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讲述了遥感大数据分割、分类、目标探测和三维重建一体的智能技术体系和实际应用,为地理学在多领域的拓展研究提供思路。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及其生态效应”、“水文气象过程与灾害效应”、“人地系统耦合与景观可持续性”、“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遥感机理”以及“多源遥感协调监测与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高级遥感产品-方法、验证与分析”等7个专题,另外还设有“生态系统与水文气象过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个研究生专题。9个专题共分享报告94个,其中来自校外单位的特邀报告15个,学部教师报告50个,学生报告29个。报告人与参会师生充分互动讨论,较好地促进了学科内、课题间的沟通与交流。


      













大会在京师学堂门厅设立了42幅交流墙报。墙报很好地展示了学部师生的优秀研究成果,促进了师生学术成果的深入交流。大会还为作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的学生设立了“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会议为学部师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学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逐步形成积极、开放、交流、合作的学术氛围,为地理科学学部建设一流地理学科创造了良好的学术和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