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2020级本科生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3-07-15   |  浏览次数:

  2023年7月1日至7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和珠海校区在苏州、上海联合开展了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来自两个校区、地理学五个专业2020级的73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实习。北京校区的朱华晟老师、周尚意老师、张华老师与珠海校区的朱青老师、周彬学老师、郑重老师作为实习带队老师,通过知识讲解、学术指导、讲座分享、研究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发现并感受到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的魅力。此外,地理学部的高培超老师、郑龙飞老师以及苏州大学的王彬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实习,三位研究生助教陈天麒、刘若彬、胡蝶则负责实习中的交通食宿安排、实习安全监督、提供学习帮助等,作为强力的后援团为同学们的顺利实习提供保障。

此次实习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20余名师生相约同期抵达东山,还邀请到同济大学的陆希刚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胡德老师,在上海段为北师大学生提供实习指导与实地讲解。本次实习还得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及东山中学的大力支持。

第一站:苏州

7月1日:参观苏州规划展示馆

实习的第一天下午,同学们抵达了本次人文地理综合实习的第一站——苏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内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古代苏州的城市规划、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也全面展现了当代苏州古城保护、建设新区的主要成就以及未来苏州规划建设的宏伟蓝图。



两校区师生参观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

7月2日-3日:东山镇水平实习+垂直实习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是北京师范大学持续建设四十余年的实习基地,镇域面积不大但地理要素典型,在这里实习有助于学生将局地观测方法应用到更大的区域之中。东山镇实习包含水平实习、垂直实习、专题地图调查等内容。

7月2日,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在周尚意老师与朱华晟老师,朱青老师与张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水平实习任务。经过将军街、岱松码头、白马庙、陆巷古镇等人文历史风貌观察点,老师们引导学生观察地理要素,思考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土地利用的主体。



北师大与华东师大师生在东山外婆桥合影

7月3日上午,在朱华晟老师和张华老师的带领下,东山垂直实习正式开始。老师首先介绍了东山镇林果栽培业的自然地理基础:六分水、三分地、一分田。由于可利用的耕地较少,当地人民在山坡上种植经济作物获取收益。

从雨花路到莫厘峰顶,师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东山镇不同海拔上的农业景观分异,其中反映出基于局地自然环境基础,市场、技术、与制度等人文地理因素共同作用于农户的生产决策,从而形成东山土地利用的垂直分布格局。



两校区师生东山垂直实习合影

7月4日-5日:分组调研+中期汇报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在野外进行人文地理学调查研究的能力,本次实习将同学们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不同主题进行专题调研。


分组调查工作(东山)组图

7月5日实习中期汇报在东山中学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东山中学严建荣校长和孙绫老师参加了汇报会。现场老师们对各组汇报逐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各组的调查成果。朱华晟老师对后期实习报告的撰写提出了三点建议,即概念使用的严谨性、调查问题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实践性。通过实地踏勘、访谈调研等方式,同学们对东山镇各类人文地理要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野外调查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东山的区域认知水平,以水平实习和垂直实习为基础,周尚意老师提出东山镇四张空间意象地图(“2468”),即“双环交通线,垂直有四圈,六点中心地,8字分北南”。



实习中期分组调查汇报(东山)合影

第二站:上海

7月7日:青浦区+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

7月7日,华东师大的胡德老师带领同学们在青浦区进行了参观考察。上午来到漕通水城门,胡老师从上海低平的地势和密布的水网出发,结合上海作为长江入海口的重要区位,分析了黄浦江、苏州河对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深刻影响。

在青浦规划展示馆,同学们了解了青浦区的地理位置、空间形态和规划蓝图。胡德老师指出青浦区生态用地面积大且二产比例极低,这和“上海之门”定位存在错位,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展示馆,同学们了解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的相关规划,还学习了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等内容;在G60科创云廊,同学们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与重点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胡德老师将G60与G2高速公路进行对比,指出分别公路起点普陀区和松江区的产业结构差异,阐述了科创走廊这一规划构想提出的内在动因。



考察G60科创云廊(上海)合影

7月8日:虹桥板块+青西地区(西岑镇、岑卜村、金泽古镇)

上午,陆希刚老师带同学们来到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和夏都小镇,了解其区位特征、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下午,陆希刚老师带同学们先后去往西岑科创中心、岑卜村、金泽古镇。西岑科创中心目前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陆老师引领同学们思考金泽镇未来的发展路径。而岑卜村作为农旅结合的休闲旅游村,是乡村振兴规划的典范。陆老师指出,由于人口减少,岑卜村有从城镇聚落向乡村聚落退化的趋势。



考察上海青浦区金泽古镇合影

7月9日:上海规划展示馆

7月9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本次实习的最后一站——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内系统地讲述了上海“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的理念,梳理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与变化。一楼大厅写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标语,不仅是对城市规划理念最好的总结,也是人文地理学“以人为本”思想的展现。这提醒着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工作要从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落实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参观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合影

结语

为期九天的人文地理综合实习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梅雨期结束之际圆满完成了。这次实习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一次美好的野外实习体验,更是一场将过去在北师大地理专业学习的三年形成的一次总结性“大课堂”。同学们从合作与实践的视角探索了很多问题,这其中包括不少人文地理学的经典议题,比如人地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本主义等,也包括近年来人文地理学中涌现的新现象,比如直播带货、“新农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这次实习提升了同学们的地理学基本素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未来同学们能将本次实习所学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在各个角落发现和领略地理学的奥妙,做一名有温度、有深度的地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