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中国地理学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入选成果。学部数据中心师生主导的研究成果“1.5℃气候承诺对多尺度土地系统的级联影响建模与分析”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具体介绍如下。
《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新时代,“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成为全球共识。联合国已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正推动各国加速气候行动。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于排放路径和控温效果上,在气候承诺对土地系统的级联影响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和分析工具。
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在模型研发、问题探究、数据生产方面取得了体系化创新性进展。①开发了支持多目标需求牵引的多功能土地系统变化模型Land-N2N,并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和耦合综合评估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用于探究世界各国气候承诺对多尺度土地系统级联影响的分析框架。有效克服综合评估模型驱动的减排路径对土地利用变化及排放刻画不足的瓶颈,为全球及区域可持续转型路径设计提供重要技术基础;②基于该框架和1.5℃气候承诺的建模,首次系统探究了气候承诺对局地(青藏高原)、国家(中国)、亚大陆(世界第三极)、全球多尺度土地系统的级联影响及其引发的粮食安全隐患,为促进全球气候公平、更新气候政策、调整气候承诺提供了科学基础;③该研究生产了多套气候承诺情景下的多尺度、精细分辨率、顾及土地利用强度的土地数据产品,对我国制定更加因地制宜的气候变化缓解措施、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该研究取得的新结论:①在通过履行气候承诺实现 1.5℃ 温升控制的情景下,全球耕地面积不升反降,更正以往“耕地扩张”结论;②全球耕地面积至本世纪末预计减少12.8%。南美洲和欧洲将经历最明显的耕地流失;③南方阵营的国家/地区可能面临双重风险:耕地减少与农产品进口不足。其中,中低密度、破碎化的耕地是耕地保护的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该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ature Climate Change(封面论文、亮点论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研究成果被Nature Plants期刊推荐为亮点(research highlight)、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官网首页置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