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参加2025年第三届地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论坛

发布日期:2025-04-15   |  浏览次数:

20254月12日,学部书记徐洪率队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2025年第三届地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论坛。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地理学拔尖基地负责人、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转型与迭代”。 学部常务副部长吴云峰、副部长潘峰华、励耘专业负责人李强、拔尖工作组成员张卓栋和刘静共同参会。

论坛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杜德斌致欢迎辞。他强调,地理学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使命。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地理学科亟需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跨领域协同,强化实践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拔尖与通识教育办公室主任刘俊升作特邀报告,分享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介绍了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并呼吁地理学类专业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路径。

主题演讲环节由各高校代表分别介绍拔尖基地的培养举措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副部长潘峰华代表学部做汇报。与会专家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AI技术应用等问题展开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挑战。

下午的圆桌论坛聚焦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深入讨论了AI赋能课程教学、教育部“101”计划等内容。会议达成共识,将共同推动地理“101计划”,共建AI+标杆课程及配套教材,并谋划建设“AI+地理”系列微专业,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地理学人才。

地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论坛由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在2023年首次发起并主办,该论坛为地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促进了高校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通过深入研讨,将有利于推动在人工智能时代各基地从“互鉴互学”基础上走向更加深入的“共享共建”,提升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