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第二届地理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学生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承办,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地理学拔尖学生共聚一堂,就各自的科研实践成果开展深入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由潘峰华教授与程杨教授带队,5位本科生参会并作学术报告,他们表现优异,成绩斐然,最终获一等奖、二等奖与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展现出北师大学子的学术实力与风采。
交流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参会师生合影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分会场学术汇报中,张媛媛、秦铭阳、程璐颖、徐婷、李思睿等五位同学围绕碳汇模拟、教育公平空间优化、历史灾害响应、土壤系统演化、生物物种适应分布等研究主题展开汇报,不仅内容紧扣国家需求,而且采用科学方法,取得扎实成果,并在汇报中充分展现出拔尖学生的出色研究能力与问题意识。
表1 北师大参会学生学术报告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张媛媛 |
面向碳中和的人工林固碳潜力模拟与优化 |
秦铭阳 |
顾及阻力的“随机-就近”入学空间优化: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
程璐颖 |
清直隶地区道光三年(1823年)极端雨涝事件影响与响应探究 |
徐婷 |
农牧交错带景观尺度土壤腐殖质层演化过程重建 |
李思睿 |
基于 MaxEnt 模型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金露梅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 |
五位同学进行学术报告
当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带来题为“地理学的灵魂”的特邀报告,从地理学科使命、人地关系研究价值、地理学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引导青年学者思考“地理学是什么”“我们为何研究地理”等根本问题。在讲座交流环节中,我校徐婷和秦铭阳两位同学积极提问,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傅院士展开交流,展现出北师大学子的深度思考与学术敏锐度。
两位同学与傅伯杰院士交流
在闭幕式环节,傅伯杰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王先彦院长、刘绍文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白开旭和学部潘峰华副部长为获奖同学们颁奖。徐婷同学荣获一等奖,秦铭阳同学荣获二等奖,张媛媛、李思睿、程璐颖三位同学荣获优秀奖。这些成绩不仅是对五位学生学术能力的认可,也凝结着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探索与深耕实践。
颁奖仪式
作为“地理科学拔尖计划2.0”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交流会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成果、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推动了地理学拔尖人才在更高起点上的协同成长。北师大学生在会议中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生动诠释了地理科学学部长期以来坚持的“厚基础、重实践、强研究”的人才培养理念。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将继续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坚定不移地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大地,回应时代关切,勇攀学术高峰,在讲好中国地理故事中写下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