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地理科学学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励耘学苑222会议室举办月度专题学习会议,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展开集体学习与交流研讨。此次专题学习活动由徐洪书记主持,周涛副部长担任主讲人。
周涛副部长首先介绍了“双碳”战略的背景。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国内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期的当下,中国提出并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他首先介绍了“双碳”战略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其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随后,他重点分析了战略实施过程中催生的新兴研究机构布局,以及为响应国家需求而兴起的新学科专业建设动态;深入剖析了实现“双碳”目标背后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特别是聚焦于生态系统固碳这一关键领域。他指出,当前对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估算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例如单位面积固碳量的估算范围差异显著,基于不同的方法、数据源所估算的碳汇量存在很大差异,数量、空间分布、趋势存在不确定性。
随后,周老师强调“双碳”战略既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也为地理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结合学部自身优势,周涛副部长进一步探讨了地理科学学部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与潜在作为。他提出,学部在长期观测数据积累与分析、地理学理论支持、地理系统模式等技术方法支撑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未来,学部可充分发挥在多尺度、多源数据观测方面的积累,利用深度学习等前沿算法,致力于构建高精度的植被与土壤碳基准数据集,为模型验证与初始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石。针对模型模拟精度问题,他提出构建非平衡条件下的数据-模型融合系统,通过优化关键参数,有效提升碳汇模拟的精度与结果的可解释性。同时,深入开展模型溯源分析,深刻理解不同模型模拟差异的内在原因,从而推动模型结构的根本性改进。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预测精度、深化碳循环过程机理理解、服务于区域及国家尺度的碳汇评估与管理决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双碳”目标的科学实现贡献地理学的智慧和力量。
专题领学环节结束后,与会人员结合“双碳”战略和学部学科发展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地理学在“双碳”战略中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要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维度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彰显地理学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学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