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主办,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自然资源学院、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陆发院)、卫星应用前沿交叉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自然资源、自然地理学专业夏令营”成功举办。本次夏令营共吸引来自121所学校的363位大三学生踊跃报名。经过综合评选,最终74名优秀大学生获得入营资格参加活动,与夏令营导师交流、体验科研生活。
一、学术盛宴与实验室体验
7月8日上午,开营仪式在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演讲厅举行。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教授致欢迎辞,各二级单位相关学科负责人受邀出席了此次仪式。开营典礼邀请于德永教授、殷水清教授和刘焱序副研究员为营员作特邀讲座。自然资源学院黄庆旭教授主持开营典礼。
首先,李小雁部长为开营典礼致辞,代表学部对各位营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与祝贺。代表地理科学学部向全体营员表达了热烈地欢迎并勉励同学们在夏令营中能够“展示自己、探索未知、开阔知识”。
李小雁部长致欢迎辞
于德永教授作了题为“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的开篇报告,介绍了景观可持续性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强调了人与环境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于德永教授作报告
殷水清教授作了题为“气象降尺度技术服务地表过程模拟与风险预警”的特邀报告,构建赛道雪质监测-预报-判定集成系统,实现雪质实时监测和短期预警,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技术支撑。
殷水清教授作报告
刘焱序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全球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及其权衡关系。
刘焱序副研究员作报告
在每场报告的互动环节中,营员们踊跃发言提问,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学术报告互动提问环节
7月8日下午,学部周涛副部长解读了研究生招生政策;随后,自然资源学院、地理学院、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卫星应用前沿交叉研究院等平台负责人依次介绍办学特色与科研方向,为营员们描绘了广阔的成长通道。
随后,在龚吉蕊教授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感受高水平科研条件。
二、深度交流与文化浸润
7月9日,营员们分组走进导师办公室或通过线上会议,与导师探讨科研规划、职业发展与学术热点。
下午在讲解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北师大校史馆,了解北师大 120 余年的办学历程与文化底蕴。本次夏令营,营员们带着满满收获踏上返程,本次夏令营圆满落幕。
校史馆参观
三、余音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位列“双一流”A+ 行列,自然资源与自然地理学方向依托一流师资与国家级科研平台,始终重视高水平人才培养。未来,地理科学学部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天下英才,共同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事业。期待更多怀揣梦想的学子,明年再相聚京师!
夏令营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