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部2020级本科生赴俄罗斯参加“一带一路”综合实习

发布日期:2023-10-07   |  浏览次数:

在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的支持下,今年暑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赴俄罗斯进行了联合国际实习。学部五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实习,由张卓栋副教授带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教授为本次实习的总带队教师,参与带队的还有学院的宫彦萍老师。实习师生一行沿途调研贝加尔湖沿岸包括后贝加尔地区、东卡区等地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人文景观,并与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师生进行了交流。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于今年9月在香港举办。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与我国在经贸、能源和科技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在这一背景下,本次实习旨在帮助同学们从全球变化、区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等不同方面加深对西伯利亚地区的认识,并基于专业知识形成对全球变化背景下西伯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思考。

第一天

2023年8月12日,实习师生抵达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开始了俄罗斯之行。伊尔库茨克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城市街头东欧风格教堂和木制建筑,昭示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老师同学们到达伊尔库茨克

下午,实习师生乘大巴赴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Ulan-Ude),大家在行车途中第一次邂逅了贝加尔湖的美景。



贝加尔湖

第二天

8月13日,是“一带一路”综合实习第二天。实习团队先后前往色楞格河(Selenge)三角洲及邻近的都兰(Dulan)和白马(Tsagan Morin)度假村,实地考察贝加尔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色楞格河、以及贝加尔湖东南部沿岸的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同时了解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和宗教文化。


 


森林草原和草甸



泥质湖岸 砂质湖岸 砾石质湖岸

第三天

8月14日,实习第3天,师生们参观了位于贝加尔湖东岸巴尔古津区的后贝加尔国家公园(Zabaikalsky National Park)。通过对公园中湖泊、湿地等多样的地理景观的考察,同学们对贝加尔湖周边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国家公园管理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国家公园实习合影



湿地中已经死亡的针叶林和生长的桦树林

第四天

2023年8月15日,“一带一路综合实习”进入第四天。实习团队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普通与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的Oleg A. Anenkhonov教授和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地理与地生态学系主任Bair O. Gomboev教授进行了交流。深入探讨了当地植物分类、周期性条件下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均衡发展理论和方法,以及俄罗斯亚洲区均衡发展地缘战略的科学依据。


 


实习师生向Anenkhonoy教授赠送礼物实习师生聆听Gomboev教授的讲座

下午,团队参观了东正教“老信徒”村庄塔尔巴哈台,了解了当地独特的民俗和文化,以及其与自然背景的联系。随后,他们登上高地,考察了河流地貌和植被,并在山顶留下了合影。


 


老信徒演唱传统歌谣     实习师生参观老信徒民居博物



色楞格河及两岸地貌和植被 实习师生在睡狮山顶合影

第五天

2023年8月16日,“一带一路综合实习”的第五天,实习团队从乌兰乌德出发前往东卡区。途中师生们参观了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了解了贝加尔湖的历史和生态系统,以及保护该地区自然环境所做出的努力。随后,他们参观了火车纪念馆,这里纪念一位曾经为修建跨湖铁路做出贡献的富有军官。


 


实习师生参观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博物馆 实习师生参观火车纪念馆的沙盘模型

第六天

2023年8月17日,实习团队在东卡国家公园度过了富有教育和探险性质的一天。早上,他们参观了东卡国家公园管理局,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展示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文物和历史。


 


双果荠植物活体及其标本

随后,团队徒步探索了该国家公园的山地景观,观察了不同海拔下的植被变化。沿途还看到了山火的痕迹,了解了山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学中关于生命死亡与更新的重要理念。


v


过火后的林木新萌发的幼树


 


伊尔库特河大拐弯

第七天&第八天

2023年8月18日,“一带一路”综合实习的第七天,实习团队前往斯柳江卡火车站,准备乘火车返回伊尔库茨克。在途中,同学们向随行的布里亚特大学老师提出了贝加尔湖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问题。老师们介绍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来保护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工厂的关停,但固体垃圾问题仍然存在。



西伯利亚大铁路



湖畔合影

8月19日凌晨,飞机从伊尔库茨克机场起飞返回北京,实习团队结束了这次俄罗斯之旅。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西伯利亚的环境问题,并表示愿意将来再次来此进行科学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贝加尔湖畔8天的行程充实饱满,同学们在一路的参观学习中收获良多,对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地理、宗教历史、环境政策、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见解,也认识到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地位,更与北大城环的同学们建立了宝贵的友谊。正如刘鸿雁老师强调的:实地考察是对区域建立起感性且科学的认识的重要手段。随着疫情的结束,相信未来学部的同学们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参与更多更丰富的国际交流和实习实践活动,在书本学习之外,更进一步拓展自身地理知识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