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24级工程博士开展《资源环境空间规划》春季实习:探索城乡空间演变路径

发布日期:2025-04-24   |  浏览次数:

为深入理解城乡空间格局及规划理论的实践应用,2025420日,北京师范大学2024级工程博士生在任课教师黄大全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资源环境空间规划》课程春季校外短途实习。此次实习活动历时一天,覆盖了北京市市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金融街、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和密云金叵罗村。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现场踏勘和专题调查,增强学生对城市多中心结构演变、功能分异及城乡空间差异的直观认知。上午,实习小组依次考察了金融街、中关村西区和中关村软件园三大区域。学生们围绕“城市多中心演化”“城市功能分区差异”“企业集聚规律”等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历程与企业分布,整理了包括金融、科技、制造等不同类型代表性企业信息,系统比较了不同功能区的区位条件、功能特征及景观形态的差异及其形成过程和机理。





下午,实习团队前往密云区金叵罗村,开展乡村住宅利用情况专项调研。四个小组分别对当地居民开展问卷调查,重点了解村庄住宅空置率、流转方式、用途变更及农房改造趋势。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访谈,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当前北京市郊农村住房利用的基本面貌,并与上午所见的城市高密度空间形态形成鲜明对比。



“城乡空间结构的差异不仅体现于建筑密度和功能分布,更深层地反映了土地制度、人口流动与产业布局的互动逻辑。”黄大全老师在总结时表示,实习不仅是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感知空间规划复杂性的关键一环。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协同作业,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此次实习活动是《资源环境空间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为其了解资源环境空间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开拓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