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十)丨孔亚平:在祖国大地上科研,为交通绿色发展耕耘

发布日期:2022-03-30   |  浏览次数:

卷首语

百廿京师兰蕙,双甲木铎振新声。为庆祝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学部开展“扬帆风起百廿至,职向未来耀华年”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人物简介


图片

孔亚平,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原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1999级硕士生,师从张科利教授。2002年毕业,进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环境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交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专注于交通环保、绿色低碳和交旅融合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曾获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成长:没有一点努力会被辜负

1999年,一个稚嫩、惯于穿深色衣服,普通的女孩走入了北师大,开启了她的人生新篇章。她没有想到,硕士生活是如此短暂,3年时光弹指一挥,她不断汲取着来自师大和老师们给予的养分,从腼腆害羞的女孩成长为独自驻守野外的地理人,从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待人处事逐渐成熟的大人,她的工作生活处处有着师大的印记,她永远是师大的一员。

回顾师大时光,孔亚平说,张科利教授和刘宝元教授对她影响深远,他们不仅是她学术科研的授业人,更是她人生中的传道者。她现在仍牢记于心两位老师的教诲和教育理念,刘宝元教授有一个“批评恒定论”——认为一个人一生受到的批评是恒定的,在学校被老师指出来多了,改正了,未来在社会中被批评的次数就少了。上学时,每一次组会,每一次展示,论文中每一句表述、每一张图表……两位老师都会认真严格地对待,只要表述不清楚、不符合要求,就会指出让大家独立修改。在一次次反复的修改中,孔亚平锻炼了科学思维,逐步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自己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位老师也常在生活中教她为人处世,组里会常常进行团队建设,每次组会或者聚餐后桌椅摆放复原已成她至今的习惯;每周组内同学都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包括组内所有老师的房间;野外考察时,首要技能是制定严密的调研和实验方案以及相关准备工作,再是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在组里培养的谦卑有礼、科学严谨、团队协作和自立自强的意识,也成为了孔亚平一生的财富。她说,在师大读书、跟老师做研究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时间,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学习、历练机会,能多做就能多做,一定会学到很多,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会收获成长,都不会被辜负。

求职时,孔亚平也曾想过成为一名老师,偶然间从水保所做实验认识的一位同学那里了解到一则招聘信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在招聘,她才决定试一试,准备面试进行实习。面试前,张科利老师建议她用一个文件夹准备好自己野外做实验的系列照片和相关成果,尽可能清晰地向领导展示自己,并亲自帮她整理、检查。这些准备让她最终顺利通过面试并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经过5个多月的实习,她以自己过硬的实力留在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回想这段经历,孔亚平多次强调她非常幸运,幸运地了解到招聘信息,幸运地争取到实习机会,幸运地留任,但每一段幸运的背后,无论是放弃假期到水保所做实验认识了那位同学、研究生阶段完成的一个个成果拿到实习资格,还是实习阶段的优秀表现最终留任……都有她默默的付出和努力,是这些付出和努力,造就了她的“幸运”。


积累:没有不会 更没有不能

刚入职,孔亚平就接到了一项自己从没有尝试的任务——为院里打算申请的项目“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评价技术研究”写项目申报书。这和她当时参与过的科研工作相距甚远,一筹莫展之下,她动了退缩的念头,是张科利教授的一番话点醒了她,这也成为了她工作中一直坚守的信条:“永远没有‘不会’的工作,努力学习,总能把‘不会’变为‘会’”。摆正态度后,孔亚平从头开始,查找相关文献,明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青藏公路改扩建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她刻苦学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遇到问题不断向前辈和老师请教,最终完成了申请书的撰写,成功中标并成为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人。

此后的4年间,青藏高原成为孔亚平的另一个常驻地,每年两三次进藏,海拔四千多米的工地一呆就是两个多月。面对全新的研究领域和艰苦的地理环境,她也再没有过‘不会’、‘不能’的想法。工作上按照之前养成的科学研究思路,查阅文献,走访调研,实地观测,请教专家,找到关键性问题的技术路径后,通过实验工程进行验证,不断跟踪观测和成果总结。高原科研经历中,她是大课题组唯一名女性,不怕艰苦,克服身体的严重不适和工作中缺少设备的各种困难:住所简陋到靠烧牛粪取暖、没有条件洗澡、没有通讯设施和手机信号、实验设备自己到镇上去加工、工程设备到铁路施工现场去租、恶劣多变的天气条件……最终她还是和自己的伙伴们一起圆满地完成了这个项目,并获得了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也正是这段最难忘最艰苦的经历,让她在工作中迅速地成长。

孔亚平说,工作以后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很多自己不擅长的事,但是布置给你,肯定是领导认为你可以,你就要去尝试,如果不尝试就说自己不会,那是不行的。后来,她不断接触和学习了更多更难更不同的工作,但都靠着不怕困难、不懂就学的态度,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次次攻坚克难,出色完成。这些经历,步步地成就了她在公路环保领域的深厚造诣。


图片


飞跃:让交通建设的美更加多彩

问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孔亚平说,从研究内容上讲,主要是和交通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比如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从研究类型上讲,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都有涵盖;从研究领域来讲,陆路水路我们都会涉猎。可能是感受到了我们的一脸茫然,她又笑着补充道,形象地讲,我们就像交通领域的一块砖,行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从刚入职时的“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聚焦于青藏公路的改扩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到近年来的“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资源保护成套技术研究”项目,再到承担 “生态敏感地区陆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孔亚平及其团队20多年如一日在交通领域的深耕,真正推动、践行并见证了交通运输领域中环境保护理念的转变,从环境友好型交通,到绿色交通到低碳交通。每一步看似简单的理念转变,都紧跟政策变化,它们背后是一代交通人科研、实践、向国家建议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公路”的概念在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最小的能源耗用、最低的污染排放、最少的生态环境影响来获得最优的工程质量和最高效的运输服务效率。进一步的,“旅游公路”的概念也在中国逐渐发展——在交通建设过程中保护青山绿水,建好道路不留污染,同时把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把路建成旅游产品,结合自然和人文,讲好文化故事。在她和团队建言献策的推动下,交通运输行业和旅游行业融合发展,从肩并肩走向手拉手,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动能。谈到这些,孔亚平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语气难掩自信和希冀。她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公路建设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美了乡村。美丽公路建设,让乡村的美丽走出去,把我们的乡土美和公路建设结合起来,讲好中国交通故事,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她对旅游交通的未来满怀期待。


图片


建议和祝福

对于学部和学校就业工作方面,孔亚平希望学部、学校能够多创造机会,邀请在各个行业工作的毕业学子举办座谈、讲座之类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不同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希望对同学们未来就业有所帮助。

在北师大120周年校庆之际,孔亚平希望母校能够继续传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在未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