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卫星应用前沿交叉研究院(简称“卫星院”)是于2024年12月18日,经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的专门从事新型卫星遥感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建制性科研机构。
卫星院目前拥有16人的学术团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万人计划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
卫星院主要从事新型卫星遥感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旨在聚焦卫星应用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理工科学科优势,以卫星应用多学科交叉为核心,以即时遥感与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为主要发展点,聚焦大项目牵引、大成果产出、大人才培养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建设可服务军、民领域国家重大战略的有组织科研团队。
在研究方向上,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领域科技前沿,依托国家级重大项目群,协同攻关即时遥感和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两个研究方向。卫星院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卫星遥感技术 从地表异常即时遥感探测机理出发,创新 “通导遥”一体化智能星群、在轨卫星数据处理、即时遥感诊断等新型技术方法,构建基于星间互联、星地互馈、星链直传的地表异常即时遥感探测方法体系,引领即时遥感新技术发展。
2.卫星遥感工程 围绕地表异常即时遥感卫星工程实现,开展卫星与载荷工程论证与设计,研发即时遥感软件/平台;集成即时遥感技术与在轨计算硬软件资源,发展新型卫星在轨处理器和在轨处理芯片,构建即时遥感卫星工程技术高地。
3.卫星遥感应用 对接我国新时代环境、减灾、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以智能、即时为特色的卫星遥感应用服务,打造系列化、业务化卫星遥感应用产品,形成北师大自主即时遥感服务能力。
在科研项目方面,近2年来,在研纵向科研项目共36项,其中包括主持教育部重大科研装置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7项。
在学术交流合作方面,与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应用单位等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多次举办高级别学术会议。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0余名。卫星院采用多种措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并注重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的养成。导师组织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野外调研采样以及参加学术著作的撰写等学术活动。